不良飲食習慣易引發胃癌
醫網摘要:不良的生活習慣可以促進其發病,循證醫學研究表明:吸煙、飲酒、吃剩飯剩菜,吃夜宵、不吃早餐等習慣等可以增加其發病風險。
隨著現代社會工作節奏及生活節奏的加快,尤其對很多年輕人來說,不吃早飯成為一種習慣。但是,不良的生活習慣可以促進其發病,循證醫學研究表明:吸煙、飲酒、吃剩飯剩菜,吃夜宵、不吃早餐等習慣等可以增加其發病風險。那么,哪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易引發胃癌呢?
1、常吃剩菜刺激胃誘發胃癌變
我們知道,不良飲食習慣對胃部傷害最重,不少胃癌都是從胃潰瘍發展起來的,而經常吃剩飯等不新鮮食物,或是長期食用高鹽食物、熏烤食物、霉變食物等都會對胃黏膜產生傷害,誘發胃部癌變。專家表示,發達國家的居民健康意識較高,普遍養成吃新鮮食物的習慣,這幾年胃癌發生率一直呈下降趨勢??梢娺@個壞習慣對于胃癌的危害有多大。
2、剩菜反復加熱更易致癌
可能有的朋友會認為,如果將剩菜加熱一下就不會有致癌物質。其實剩下的飯菜反復加熱更易產生致癌物質!剩飯菜經過長時間的放置,容易產生對人體有害的亞硫酸鉀、硫氫氨鈉等有害物質,會損害人體消化系統,導致胃酸、胃漲、頭暈,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惡心腹瀉等中毒現象。在一般情況下,通過100℃的高溫加熱,幾分鐘即可殺滅某些細菌、病毒和寄生蟲。但是對于食物中細菌釋放的化學性毒素來說,加熱也無濟與事。加熱不僅不能把毒素破壞掉,有時反而會使其濃度增大。
3、綠葉蔬菜更易致癌
很多朋友以為綠葉蔬菜過夜也可以,其實恰恰相反。在各種綠葉蔬菜中都含有不同量的硝酸鹽。硝酸鹽是無毒的,但菜在采摘、運輸、存放、烹飪過程中,硝酸鹽會被細菌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。尤其是過夜的剩菜,經過一夜的鹽漬,亞硝酸鹽的含量會更高。而亞硝酸鹽經加熱后,毒性會增強,嚴重的還可導致食物中毒,甚至死亡。
假如患上了胃癌疾病,不要焦躁,不要過度擔憂,應該保持樂觀的態度,有疾病就去治療,積極的配合治療。與此同時,注意好日常事項,從各個方面努力,盡心盡力地進行胃癌治療,爭取早一點擺脫胃癌的折磨,恢復健康的身體。積極的態度、良好的習慣對胃癌的治療,是有促進作用的。
責任編輯yangchencong 本文來源: http://www.wbmedu.com/wa/20191203/1499390.html